女同性戀與女雙性戀對 2023 年 LGBT 驕傲月的看法和經驗

女同性戀與女雙性戀對 2023 年 LGBT 驕傲月的看法和經驗
圖片來源: Carlos de Toro

翻譯來源

Lesbian and bisexual women's experiences and attitudes towards Pride Month in 20234W

日期 / 2023 年 8 月 3 日

作者 / España Sáfica (作者自述為長期住在西班牙的美國蕾絲邊,關心西班牙蕾絲邊歷史。自羅馬時期到西班牙宗教裁判所,蕾絲邊一直都是圍繞著性來定義。)

譯者 / 喵旅人

校對 / 推特迷因

大約兩週前,七月中「女同性戀經驗研究」團體 (Estudios Sobre la Experiencia Lésbica) 發表了第二篇研究報告,這次是關於女同性戀與女雙性戀對 2023 年 LGBT 驕傲月 1 的看法和經驗。

這個研究旨在涵蓋持有各種非常不同的觀點的女同性戀,包括基進女性主義者、酷兒及非政治主義者。該研究將女同做為比較基準,乃是因為目前針對女同性戀看待驕傲月態度的實質研究太少,因此無法於其他研究或其他 LGTB 族群 2 做比較。在這項研究中,共有 313 位來自 29 個國家的女同性戀者和女雙性戀參與,她們的年齡為 16 到 78 歲,生活在農村、小鎮、郊區及城市。

該研究的作者們公開了幾項主要發現如下:

AFAB 為 Assigned Female at Birth,跨性別運動人士認為,所謂的「生理性別」是出生時被醫生指定的。

深入這個研究本身,還有許多有趣的觀點並未在研究執行摘要或主要發現中被提到。其中一個重要的點是:女同與女雙在回答問卷的時候,在 LGBTQIA+ 與跨性別之間建立了緊密的聯繫,但是她們並沒有將性別批判女性主義、基進女性主義、或廢奴主義女性主義 3 以及女性基於生理性別的權利,與 LGBTQIA+ 之間建立相同的聯繫。這群作者們的研究結果顯示,大約四分之一的女同與女雙社群將上述這些女性主義術語視為一個同義詞。

另一個有趣的觀點:大多數女同和女雙並沒有自我性別認同。而這一點得到「 內褲天花板 4 」調查結果的支持,雖然該調查是對相當不同的群體進行抽樣。換句話說,那些生理上是女性的女同和女雙並不自我認同為「順性別」女性。這群作者們對認為自我性別認同很重要的不同受眾進行了第二次研究,再次證實了這一點,尤其考慮到針對女同社群自我性別認同的研究相對匱乏,特別是包含酷兒友善女同和具有其他女性主義理念的女同的研究。

研究回顧強調,現有大多數關於女同和 LGBTQIA+ 觀光的研究都表明,女同及廣義上屬於 LGBTQIA+ 群的女性,都與男人不同:女同觀光或旅遊活動往往著重於他人共度時光,如伴侶、小孩、朋友以及家人。與之形成鮮明對比的是男同性戀,他們喜歡進行 LGBTQIA+ 觀光,也喜歡認識同一族群的其他成員、尋找潛在性伴侶。本調查「女同性戀與女雙性戀對 2023 年 LGBT 驕傲月的看法和經驗」的研究發現,補充了現有研究的不足之處。

以下三個表格比較清楚地呈現了這個現象。第一個表格聚焦在受訪者參加或避開驕傲節的旅行計劃,整體而言,女性並不會為了參加驕傲節而旅行。在提解釋原因的引文中,多次提到了驕傲節上所展演的男性性活動。有更多的女性計劃為了避開驕傲活動而旅行,還有一些人說她們她們附近沒有驕傲節活動,就不用特別旅行了。

第二個表格呈現的是根據居住地、性取向和自我性別認同來計劃參加驕傲遊行的情況。對於沒有自我性別認同的女同與女性來說,居住地為是否決定參加驕傲活動的關鍵因素。都市人更有可能參加驕傲活動,而其他居住地的人則不是如此,因為其他種類居住地的女性常常必須出門旅行才能參加驕傲活動,而她們並不願意這麼做。

下面兩個表格呈現的是根據性取向和國家來檢視受訪者在驕傲活動上的花費。即使考慮到一些女同和女雙打算花錢支持女性專屬的商家和藝術家,女同和女雙在 2023 年驕傲活動上花費的金額仍然非常少。

在這部分研究中,女同性戀和女雙性戀之間的一些差異非常明顯。例如女雙性戀更有可能因為美感因素而購買驕傲商品,而女同性戀購買驕傲商品的原因更具多樣性。

驕傲活動舉辦方及 LGBTQIA+ 運動人士若想讓女同和女雙感到被包容,可以考慮本研究的幾項研究發現。其中一項與之相關的研究發現是「有夠多百分比的女性為了避開驕傲節而旅行,因為她們擔心遭受暴力或不想暴露在驕傲節常見的某些元素中。從這點來看,可能給了一些地點一個機會,為這些女性提供與驕傲節相對的節目編排或套裝度假旅行,特別是如果能讓她們從某個社群觀點與彼此連結,會有更好的效果。雖然這些女性不想成為被驕傲節代言的社群的一份子,但在這項研究中仍有許多女性受訪者在回答與驕傲節相關的問題時,表示她們的確想要屬於某個社群,只要不是廣泛的 LGTB 社群即可。

在參加活動的方面:「當女性受訪者在驕傲月不能或不願參加活動,她們大多提到了自己會害怕那些成為一名運動推行者的結果,包含遭受 (跨運人士的) 暴力及 (因為取消文化而) 丟掉工作。」驕傲活動舉辦方及 LGBTQIA+ 運動人士必須努力減輕社群成員的恐懼,因為社群內可能出現針對其他成員的暴力行為。

使用社交媒體談論驕傲活動也製造了恐懼:「由於害怕會影響現實的人際關係,所以一些女性確實較少在社群媒體上討論驕傲節,但大部分女性並沒有這種考量。[…] 這個風險評估的等級實際上顯示了,有些女性只有在社交媒體上廣泛談論驕傲節的時候,才覺得舒適安全,尤其是那些住在歐洲某些地區的女性。」驕傲活動舉辦方及 LGBTQIA+ 運動人士必須創造一個安全的環境,讓女同能在社交媒體上公開表達自己,而不必害怕其他社群成員。

驕傲活動舉辦方及 LGBTQIA+ 運動人士可能有興趣的最後一個部分是,女同與女雙想要多了解有關驕傲節的歷史以及女同和女雙的歷史。「這些問卷的關鍵收穫之一,是在談到歷史時,女同與女雙社群可以分為三大部分。第一部分的人一直都對女同與女雙的歷史感興趣,並希望了解以女同的觀點探討如何其他族群互動。她們常年以來都渴望得到這類資訊,這樣的需求並不只限於在驕傲月活動或其舉辦的期間。第二部分的人希望上述資訊能讓她們成為更好的運動推行者,以便能更好的提供知識給其他人,並能更好的反駁跨運人士散布的謠言。第三部分的人則很大程度與女同與女雙的歷史脫鉤,她們要不已經親身經歷便是了解這段歷史,她們要不附近沒有鄰近的社群讓人了解這段歷史並感到有意義,她們便是不想被連結到這個看似已經抹除她們存在又沒有得到歸屬感的社會運動。」驕傲活動舉辦方及 LGBTQIA+ 運動人士應該注意這一點,並且糾正錯誤的歷史訊息或一開始就不要散布它。他們還應該採取行動讓這段女同與女雙的歷史變得對社群成員有意義,讓這段歷史與社群相連結,並常年致力於分享這段歷史。

這兩個由「女同性戀經驗研究」團體進行的 研究 ,提供了對女同性戀生活的深入理解,她們的生活常常隱而不顯,因為她們時常被混入更廣泛的酷兒社群敘事之中。這兩個研究顯示女同性戀,以及較不受影響的女雙性戀,都在酷兒社群內遭到邊緣化、未得到支持,甚至被有意地消音。女同性戀處於社群成員的暴力相待的危險之中,無論是在驕傲活動中受到肢體暴力,或是在活動期間由於同生理性別相吸的性取向而成為酷兒社群的靶子、進而 (被取消並) 失業,甚至 受到跨性別女性強迫與其發生性行為


  1. LGBT 代表女同性戀 (Lesbian)、男同性戀 (Gay)、雙性戀 (Bisexual) 與跨性別 (Transgender)。LGBT 驕傲月 / 驕傲月 (LGBT Pride) 是源自美國的同志活動,為了紀念 1969 年 6 月在紐約同性戀酒吧「石牆」遭警方搜索而引發的暴動事件,同性戀團體常在 6 月舉辦遊行等一系列公開活動,喊出「驕傲」口號向社會大眾表達自我肯定之意。目前許多國家的同志遊行活動也延用這個口號,無論是否和美國一樣在六月舉辦。 ↩︎

  2. 作者表示此處 LGTB 與一般慣用的 LGBT 不同乃是有意為之,因為作者所在地西班牙文化圈的驕傲節活動舉辦方在接納雙性戀之前已經先接納了跨性別,基於接納的先後次序採用了 LGTB。那裏其他性別運動的字母,如酷兒 (Queer) 的概念還不太流行。作者表示以英語行文的時候常會將兩者混用,因為有些英語文化圈裡 LGTB 並不常見。 ↩︎

  3. 廢奴主義女性主義 (abolitionist feminism) 補充了目前主流女性主義論述中,多以中產階級白人女性為焦點的情況。旨在消除與性別和種族相關的壓迫和剝削,特別關注父權暴力、經濟壓迫、種族主義、性與生殖自由等體制性不平等的問題。 ↩︎

  4. 「內褲天花板」為此研究之作者之前發表的另一項研究,是探討西班牙語女同女雙的經驗。在西班牙文中「內褲天花板」(Techo de algodón) 是女同性戀與跨性別間的爭議,由於女同性戀不將跨性別視為感情對象或伴侶,因此遭受騷擾與暴力侵害。

    延伸閱讀
     ↩︎

想要收到網站的最新消息嗎?

訂閱最新消息

贊助網站

支撐網站的基本營運開銷,讓網站走得更長久。

贊助網站

贊助網站

支撐網站的基本營運開銷,讓網站走得更長久。

贊助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