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動態 |
07/14 美甲業者保養分男女價格,被跨性別者洗負評指責性別歧視
一名性別認同為雙性別的男跨女,向美甲業者諮詢保養費用時,不滿該店家以男性指甲面積較大的理由,向持有男性身分證的他收男性價錢,憤而到店家的粉絲專頁洗負評,指控店家性別歧視。
討論串 | 店家粉專貼文 1 / 2 / 3 |
|
國外動態 |
05/06 兒童與青少年 跨性別外科醫師承認跨性別兒童成人後將無法體驗完整性功能
在美國杜克大學舉行的一場座談會上,推行「跨性別肯認療法」的男跨女醫師 Marci Bowers,承認在青春期前進行醫療轉換的兒童,成人後將無法體驗完整性功能。Bowers 說:「根據我的觀察,每個兒童,或是青少年,只要成功阻斷譚納標準 (用以測量青少年兒童和成年人身體發育的標準) 的第二階段,便再也無法體驗性高潮。我的意思是,他們擁有的性快感幾乎是零。」 Bowers 也說,這個結果通常發生在在青春期開始前便使用阻斷劑的男孩身上,因為他們從未接觸到高濃度的睪固酮,他也說,當這些青少年變成大人後,毫無疑問地仍多少會有點性方面的感覺。然而,Bowers 在會上也強調,他的發現是個「警訊」,他認為「與會者需要睜大眼睛注意與之類似情況」。
原文 |
|
05/21 語言 英國大臣們警告:公部門試圖在新法案以中性語言「抹消女人」
英國政府將宣布新法案的起草原則,並申明中性語言不應取代術語如「女人」與「母親」。據官方資訊所述,大臣們擔憂石牆 (性平慈善機構) 所發布的「強硬」原則,已經「不知不覺地潛入了公部門中,以推行抹消女人與生理性別概念的政治運動」。然而這一次,大臣們是下定決心要阻止,羞辱與貶低女人的強硬覺醒文化,繼續往外傳播。
事實上,這個轉變始於去年通過的《大臣及其他產假津貼法》,該法原是為了讓女性首席法律顧問 Suella Braverman,在休完產假後能回到原本崗位。在該法通過以前,Braverman 若要休產假就得先請辭。巴克利男爵夫人 (無黨派世襲貴族) 表示:「將女人從關於產假的公共論述中抹去,並非在話語權上搶得先機;這是觀念倒退還有貶低女人...如果我們抹消『女人』一詞,我們便是冒險抹消這段爭取女性權利的過去。」
原文 |
|
06/02 兒童與青少年 美國民調顯示,大多數人認為兒童不應該選擇他們的「偏好代名詞」
美國今年五月底的民調顯示,59% 的美國人認為兒童不該選擇自己的「偏好代名詞」,而該使用與其生理性別相一致的性別代名詞。而六成的美國民調受訪者表示,他們認為偏好代名詞是一種「過度的措施」,會讓兒童更容易對自己的性別感到困惑。四成的人則認為讓兒童選擇自己的代名詞「可以防止歧視」。
該民調結果在各政黨之間也存在分歧。大多數參加調查的共和黨人(77%)和獨立人士(64%)認為兒童不該選擇他們的代名詞,而大多數民主黨人士(61%)支持讓兒童決定自己喜歡的代名詞。民調中對於「教師是否該依兒童要求的偏好代名詞稱呼他,否則應該被開除?教師是否有酌情權使用他們認為合適的代名詞?」的問題,有63%的人認為教師應該有這種酌情權。此外,有 73% 的人認為「如果你不使用某人指定的代名詞,不該被當作犯下歧視罪」。
原文 |
|
06/04 語言 為了對跨性別展現包容態度,英國人口普查會問「你有月經嗎?」而非「你是生理女性嗎?」
由英國倫敦國王學院主導的〈法定性別之未來研究計畫〉,評估了英國與威爾斯將如何廢除法定(生理)性別,並用單一的性別分類取而代之。該研究自政府資助的經濟和社會研究理事會,得到了折合約兩千萬新台幣的經費,以回應那些認為生理性別為重要數據且跨女不是(生理)女性的意見。該研究對慈善機構工作人員、公務員、律師、政府官員及大眾,進行了為期四年的訪談,而它的結論是如果在組織中執行「逐步去證件化」,即可避免「性別中立證件法」的困境。同時,該研究表示,由於眾多受訪者對(法定)生理性別的想法並不一致,與性別相關的問題如人口普查問卷,應問「你有月經嗎?」或是「你工作時是被當作男性來相處嗎?」,而不是問「你是男性或女性呢?」
然而就在去年,高等法院才判決國家統計局,應將護照的選項從生理性別問答指引中移除,因為依照現行法規,人民能在未更改法定性別的情況下,直接更改護照上的性別。儘管如此,主導該研究的法學教授 Davina Cooper 仍表示:「我們的研究意圖激發與促進專家以及大眾之間的深入討論,探討法定(生理)性別身分系統被拆解之後的可能結果...我們並不主張特定的立法,也不主張維持或廢除法定(生理)性別,我們的工作是提供與之相關的一些重要議題還有更進階的分析。」
原文 |
|
06/04 兒童與青少年 Transgender Trend 網站的創始人說:替 10 幾歲的少女切掉乳房並不能解決她們的情緒問題
《跨性別潮流》(Transgender Trend) 網站的創始人 Stephanie Davies-Arai 在英女王官方壽辰當天被授予了大英帝國勳章 (BEM),她希望該獎項是公眾輿論變化的標誌。她多年來一直被指責想要「抹殺跨性別兒童」或是「反跨」甚至更糟。但她的目標是保護兒童,關心是否符合他們的最大利益。
2015 年,Davies-Arai 創立了家長團體《跨性別潮流》,旨在為經歷性別焦慮的年輕人提供護理建議。當時她是四位孩子的母親,一名專業溝通技巧培訓師。她的 15 歲女兒對她說,學校裡有一群女孩已經開始認同自己是男孩,不僅如此,她們都計畫要進行雙側乳房切除,她無法相信 10 幾歲的女孩被告知切除乳房會解決她們的情緒問題。
但跨性別團體給出的建議是——如果一個男孩說他是一個女孩,父母被告知要「肯定並認同」他是一個女孩。校方通常會讓學生的轉換性別過程變得更順利,比如允許他們使用異性的廁所和更衣室,而且不告知父母。
一旦孩子說他們是跨性別者,他們就會成為政治團體的成員,而不是被當作兒童來對待。但隨著越來越多的人開始關注變性藥物涉及的風險以及呼籲把關的脫跨者,Davies-Arai 認為潮流正在開始轉變。
原文 |
|
06/05 統計數據 《性別承認法》改革:科學家表示,蘇格蘭議院議員只聽單方說法
在英國倫敦大學主持社會研究計畫的女教授 Alice Sullivan,表示某個蘇格蘭議會委員會不願意擴大有關新法案的討論,也不願意聆聽任何批判性的意見,儘管不少民眾都相當關心讓 16 歲青少年能在幾個月內更改法定性別的新政策。事實上,該會所召集的人們當中,三分之二以上都是新法案的支持者。Sullivan 本人更曾在提交書面證據給該會後,沒有獲邀參加面對面的後續聽證會。她強調,不只批判性的意見沒有受邀,新法案將對數據收集造成的影響,更沒有被特別提出來,她因此提議,若新法案涉及性別平等議題,相關部門應該採取更有效率的監督措施。同時,她也說,蘇格蘭議會的《平等與人權及民事司法委員會》,本該召集「一批受尊敬的社會統計學家,而這群人也已經表明正確的數據收集,理應同時包含生理性別與性別認同」。
該委員會則說,召集哪些證人的決定是受到監督的,且分配給每個主題的討論時間也符合正常的議會流程。然而,在該會收到的一萬零八百份書面回應中,大約有 59% 不同意新法案意圖達成的目標 (讓人們更容易更改法定性別),38% 表示同意還有 3% 表示無意見。目前,該會邀請了共八百個個人及團體,表達他們對新法案的進一步看法,但這些資料尚未開放查看。
原文 |
|
06/06 言論自由 英國倫敦餐廳在支持 J.K.羅琳為烏克蘭的募款後遭到破壞
英國倫敦一家高檔餐廳的老闆 James Chiavarini,因幫助《哈利波特》作者 J.K.羅琳為烏克蘭戰事籌款,而遭到跨運人士的攻擊。餐廳不僅收到許多網路酸民的一星評論,更被誣賴他的餐廳不歡迎跨性別者用餐。幾天後,該餐廳的窗戶遭到不明人士蓄意破壞,Chiavarini 更在推特上發布玻璃碎片照,並說自己「捅了一個真的馬蜂窩 (英諺: 惹上大麻煩)」。
原文 |
|
06/09 醫療 專家警告男跨女使用藥物產出的乳汁可能對新生兒有害
在國際母乳會 (La Leche League) 的指南中,男跨女可以遵照紐曼-高德法布方案 (Newman-Goldfarb protocol) 的說明來刺激泌乳。但是,當中一種名為多潘立酮 (domperidone) 的強效藥物一直有爭議,由於其副作用,它在美國被禁止。(但在歐洲與加拿大使用) 英國國民保健署只在某些情況下向女性推薦這個藥物,因為它已被證實可能導致嬰兒心跳不規律。
上個月,兩起男跨女服用多潘立酮為嬰兒哺乳的案例曝光。美國一位匿名的男跨女在妻子生產前,服用了好幾個月的藥物並餵養了新生嬰兒,這引起了人們的憤怒。西澳大利亞大學醫學院的母乳餵養專家福泰尼·卡庫拉斯 (Foteini Kakulas) 博士認為,只有女性才能生產母乳。「雖然男性乳房組織有可能產生某種東西,但究竟是什麼,它可能與母乳相似或不相似,以及這對個人或嬰兒是否健康,都是未知的,也從未被研究過。」
原文 | 詳情 (中文) |
|
06/14 體育 自 2003 年以來生理男性選手們已在 28 項女子運動奪牌
據《每日信號》報導,在過去 19 年間,至少有 28 項青少女與女子運動項目,是由生理男性選手 (或是隊員) 包辦獎項。事實上,在過去三年,這個現象已經是一個呈現指數成長的趨勢。該報所計算的、被頒給生理男性的獎項,甚至還不包含因同分而發給複數選手的亞軍、季軍以及其他最終名次的女子競賽。
越來越多女性運動員出聲表達她們對允許生理男性參加女子運動的擔憂。賓州大學男跨女游泳選手 Lia Thomas (曾在男泳隊待上三年) 在 3 月 16 日奪得女子 500 碼分區競賽冠軍,在那之前便有 16 位賓州大學女泳隊選手聯合寫信,表達 Thomas 不該被允許在女子組一同競爭。
原文 | 男跨女包辦獎項列表 |
|
06/14 女性空間 美國加州監獄有 1115 名自稱是女性的男性,其中 39 人被批准轉移到女監
據美國加州州政府矯正與康復部的資料顯示,加州監獄共有 1,115 位自我認同為女性的生理男性囚犯,當中每三人便有一人要求被移送女子監獄,但只有大概十分之一的人能得到政府的許可。當美國傳統基金會之《監督計畫》的人員詢問,加州監獄中有多少自我認同為女性的生理男性囚犯,曾是至少一樁性虐待或性攻擊罪行的受害者時,矯正部的回應是:「我們還在和另一個單位研究這個部分。」當人員繼續問道,這些囚犯當中有多少人,曾在服刑時遭控做出性虐待或性攻擊行為,該部的回應卻是:「監獄的回報系統不會以性別認同為標準,去追蹤個人的性犯罪行為。」
在去年 11 月,名為《女性解放前線》的婦女團體,控告州監獄將生理男性囚犯安置在女子監獄的作為,是陷女性囚犯於危險之中。該團體在起訴書中強調,女囚犯已經經歷了「恐懼、焦慮、憂鬱包含但不限於創傷後壓力症候群」,因為她們必須和生理男性囚犯同居、共食甚至一同淋浴。此外,該團體也說,SB 132 法案剝奪了女性囚犯基於第一、第八以及第十四修正案的權利。在今年 4 月,州政府提出動議,意圖退回該案。在今年五月,四位自我認同為女性的生理男性囚犯也提出動議,試圖介入該案。事實上,該婦女團體的其中一位原告 Krystal Gonzalez,便說自己在加州中部女子監獄,遭到一名自我認同為女性的生理男性囚犯強暴。
原文 |
|
06/15 言論自由 瞄準女性的網路應用程式在挪威遭禁
《全球婦女基於性別的權利宣言》(WDI) 的挪威分會,自 2021 年便公開對抗名為「死神之眼」的網路應用程式。該外掛程式由美國男性 Wesley 編寫,能在 Google 與 Firefox 瀏覽器上運作,主要用途是找出「恐跨與友跨的社群媒體頁面及使用者」。簡單來說,該程式的使用者能回報來自臉書、推特、Reddit、Tumblr、Medium、YouTube 還有維基百科的帳號,恐跨者會被標示為紅色,而友跨者則是綠色。然而,WDI 的挪威分會已向挪威資安當局提出報告,表示該程式違反歐盟的《一般資料保護規則》(GDPR),並在 2022 年成功讓該程式在挪威遭禁。
據 WDI 挪威分會發言人所述,挪威資安當局認為「死神之眼」的目標與動機,也就是汙名化特定社群媒體使用者 (比如主張「男人不能當蕾絲邊」或「生理性別不可改變」),是不合法的。該發言人強調:「該程式很明顯違法了歐盟的隱私權法規...在挪威,被蕾絲邊拒絕的男人 (無術男跨女),能主張自己是仇恨犯罪的受害者,同時,拒絕他們的蕾絲邊會受到跨權活動家的攻擊,生活和名譽都會被摧毀。聲稱自己是女人的男人,比自己試圖模仿的女人得到了更多的保護,這才是針對女人的歧視。」
原文 |
|
06/16 體育 英國民眾希望跨性別女性被排除在女子體育之外
英國 More in Common 智庫對 5000 人進行調查關於跨性別議題的爭議點,報告結果顯示,僅有 19% 的英國人支持跨性別運動員參加女子競賽。研究人員發現,當被問及跨性別權利時,大多數人都是從善意的角度出發的。他們很樂意使用對方的偏好代名詞,但有些人不希望因為不小心錯稱而被斥責。人們對於已做變性手術的男跨女使用女廁和女更衣室的接受度,也比自我認同為女人的生理男性來得高兩倍。然而體育問題是很多人的底線,因為這不是意識形態或哲學上的問題,而是可以本能知道公不公平的事。大多數人認為男性比女性有生理上的優勢,因此把男跨女納入純女性的運動項目會導致不公平的競爭,且在某些情況下可能不安全。還有一種本能的反對是讓兒童追求他們可能會後悔的醫療轉換,大多數人認為不應對 18 歲以下的未成年人作醫療干預。
曾在跨權倡議團體石牆擔任教育主管的本報告作者盧克・特里爾說:「從社交媒體上的有毒辯論中,你會以為這個國家只分成跨運人士和恐跨者兩派。但是,當你與全國各地的普通人交談時,你會意識到事實是相反的,大多數英國人採取了一種細緻入微、富有同情心的方法,這種方法植根於社會,盡其所能使跨性別者感到被接受,但也在包容與公平之間取得了平衡。」
原文 |
|
06/16 兒童與青少年 「女性論壇」之澳洲分會:我們不能無視大型製藥公司將在澳洲跨性別產業得到的龐大利益
婦女團體「女性論壇」之澳洲分會回顧了女記者 Jennifer Bilek 所調查的美國跨運,並提到她發布在自己部落格上的大量相關證據,都足以說明跨性別權利運動是由一群藥廠與科技巨頭發起,試圖將否認生物學的意識形態正常化,以打開利潤頗豐的生醫與製藥市場。該團體表示,Bilek 的發現也適用於整個西方世界包括澳洲。
該團體指出,所謂的「跨性別保健服務」,涵蓋的範圍非常廣大,包含臉部整形手術、平胸手術到變性手術,即使當事人決定停止療程,仍要購買自己生理性別的荷爾蒙藥,以補充先前流失的部分。此外,當事人也可能會花錢保存自己的精子或卵子,以免進行療程後變得不育。該團體強調,兒少變性的風潮,不只存在於醫療產業,也吹向了法律與教育場所。該團體呼籲,應認清跨性別意識形態並非一場社會正義運動,而是一個由全球寡頭控制的醫療人肉市場。
原文 |
|
06/16 女性空間 日本聖母清心女子大學將於 2023 年開始招收男跨女學生
日本岡山的聖母清心女子大學決定從 2023 年起開放給男跨女學生申請,是中國、四國地區第一個招收跨性別學生的女子大學。戶籍為男性但自我認同為女性的跨性別者,申請時不需提供醫療證明,只需在報名入學測驗的一個月前繳交說明自身情況的文件,經校方審核後即可參加入學測驗。跨性別學生入學後,可使用其偏好的稱呼。學校表示不打算增添新設施,而是利用現有設施改造成多功能廁所。
目前接受跨性別學生入學的女子大學還包含御茶水女子大學(東京)和奈良女子大學(奈良市)。
原文 |
|
06/17 女性空間 日本東京救援中心因遭跨權人士攻擊而失去補助
東京救援中心於 1983 年創立,是亞洲第一個性暴力受害者救援組織,至今援助的個案不乏性少數族群。由於不少受害者因創傷產生了恐懼男性的後遺症,而女性受害者在面對跨女職員時也會說不出話來,因此該組織主張純女性的空間,對於女性的性暴力受害者來說不可或缺,並申明若生理男性也能使用女性空間,那麼庇護中心也將失去它存在的意義。
正因此等主張,該組織從去年起便遭受各種攻擊。港區立男女平等參畫中心的處長批評,若不把跨性別女性視為女性,將有礙該區的性平基礎,並對東京救援中心施加各種壓力,將其排除在補助之外,甚至有人恐嚇該組織要向跨性別謝罪,不然將會採取行動。該組織則說,他們一直以來都有在做各方面的援助,當然也有受理跨性別的案子,呼籲不應該這樣無差別攻擊、仇視性暴力受害者。
原文 | 影片 |
|
06/17 兒童與青少年 英國 Tavistock 跨性別青少年診所病患激增
英國記者 Janice Turner 在 2017 年開始注意到 Tavistock 診所,當中的跨性別青少年人數正在激增,過去被轉介的大多是男性病患,現在卻有七成是女病患。此外,由於性別認同發展服務沒有標準的治療模式,家長可能碰到推廣積極肯認療法的治療師,也可能碰到相對謹慎並採開放態度的治療師。
事實上,在 2017 年後,「速發型性別不安」成為定義該現象的術語,以描述那些自我認同為跨性別的女孩們的症狀。同時,脫跨的女跨男 Keira Bell 也使得 Tavistock 的服務受到公眾審查。目前,在瑞典、芬蘭和法國,性別診所要開出青春期阻斷劑必須極為注意。然而,LGBT 團體卻譴責該術語的概念──若性別不安具有社交傳染性,性別認同便不是與生俱來的。
原文 | 詳情 (中文) |
|
06/17 語言 蘇格蘭 66 歲男性捐血者因拒答是否懷孕,遭到捐血診所婉拒
一名蘇格蘭男性 Leslie Sinclair,曾捐血助人近 50 年,卻因拒絕回答懷孕與否,而遭到捐血診所婉拒。該題問男性捐血者是否有懷孕的可能,或是曾在過去六個月內懷孕過。然而,當 Sinclair 抱怨,自己這個 60 幾歲的男人不需要回答這一題時,職員卻說不回答就不讓他捐血。據蘇格蘭國家輸血服務中心表示,這題被加入問卷的原因,除了「提倡[性別認同的]包容性」,還顧慮到懷孕本身「並非總是一目瞭然」。
儘管如此,Sinclair 說,他一直都樂於回答關於個人身體狀況的題目,因為他知道捐出去的血必須是安全的,但他生氣的原因是,他不可能懷孕卻被逼著回答,而懷孕與否明明是個自由心證的題目。事實上,由於新冠肺炎疫情,蘇格蘭今年正急需一萬六千名新進捐血者,Sinclair 也表示:「那麼多脆弱的人們包含兒童,都在等待輸血也急切地需要幫助,捐血診所卻要求我回答一個不可能正確回答的問題。」
原文 | 討論串 |
|
06/19 體育 國際足球總會將為跨性別選手更改參賽規定
國際足球總會將移除對男跨女足球員的睪固酮水平限制 (參賽前一年內維持在 5 奈米莫耳/每公升以下),並允許足球員依照自我宣稱性別參賽。儘管如此,該會仍在研議,仍具有極大體能優勢 (經歷完整雄性青春期) 的男跨女足球員,將不被允許參加女足比賽。但是,該會尚未對其訂出明確標準,仍需要人權、醫療、心理等專家共同審核提出申請的個案。
事實上,國際划船聯盟運動醫學委員會會長 Jurgen Steinacker 教授表示:如何為諸多個案制定通用的標準會是個問題,此外,當專家被要求「避免」使用固定的醫療標準,他們究竟是用還是不用?當足球員能依照自我宣稱的性別參賽,女性足球員的參賽類別便可能因此消失。
原文 | 中文報導 |
|
06/20 體育 國際游泳總會決議將另設別,限制跨性別參加女子賽事
國際游泳總會穆薩拉姆表示,「我們也必須保護我們賽事競爭的公平性,特別是女選手的競爭以及她們所保持的紀錄跟成就,然而我完全理解該政策不盡然會,受到我們部分跨性別選手的支持,我將成立一個工作小組,專司於我們的重大比賽中,建立一個公開組別,國際泳總正在引領潮流,我們將是第 1 個這麼做的運動總會。」
新政策包括男游泳選手變性為女選手,在能夠向國際泳總提出足以證明自己尚未完全到青春期性徵分期第 2 階段的年紀,或者是 12 歲之前,以較晚者為準的情況,而後續能維持睪酮素水準低於 2.5 納莫耳,就有參加女子組比賽的資格。女游泳選手變性為男選手,則有絕對資格參加男子組的比賽。會員針對該政策投票,以 71% 贊成獲得通過。
中文報導 |
|
06/21 體育 國際橄欖球聯盟禁跨性別選手參加國際賽
國際橄欖球聯盟(International Rugby League, IRL)現正進行諮詢研究,以確定 2023 年新政策中,跨性別選手「不能參加」國際賽。聯盟方面表示,採取此決定是基於事關橄欖球賽事和選手的「權益以及法律和聲譽風險」。 世界田徑總會也暗示,將對跨性別選手參加女子組賽事採取比較嚴格政策。田總主席柯伊(Sebastian Coe)表示,競賽公平與否比包容性更重要。
原文 | 中文報導 |
|
06/23 體育 男跨女運動員研究發現:跨女經三年荷爾蒙治療後,淨體重和肌重仍高於生理女性
向國際奧委會(IOC)提供諮詢意見的研究學者喬安娜·哈珀(Joanna Harper),本身也是一名跨性別長跑運動員。他最近發表於《英國運動醫學雜誌》(British Journal of Sports Medicine)的研究報告發現,跨女的血紅蛋白(將血液中的氧運送至全身的蛋白質),在接受荷爾蒙療法約四個月後就達到與生理女性一致的水平。但是,他的研究同樣得出結論,跨女的淨體重和肌重,在進行至少 36 個月的荷爾蒙治療之後,仍然高於生理女性。
中文報導 |
|
06/23 語言 大型出版公司維索圖書使用「子宮人」指稱「女人」
維索圖書 (Verso Books) 在官方推特標榜自己是英語系國家中「最獨立也最激進的」出版公司,然而,它卻在昨天的推文中使用了「子宮人」的字眼。這則在 2022 年 6 月 23 日發出的推串說: 「在 1970 年代,超過 50% 的原住民『子宮人』遭到印地安衛生局 (IHS) 強迫絕育。奪走我們『子宮人』生育兒童的能力,實際上是延續超過五百年、針對原住民而來的厭女暴力。」
即使這種奇怪又侮辱人的語言很容易在閱讀時被略過,事實上這類術語卻在很短的時間內成為了主流用語。如今當紅的是「順性別女人」與「跨性別女人」,接著走紅的恐怕就是「生育人」、「月經人」還有「子宮人」了。
原文 | 原文2 | 原推文截圖 |
|
06/25 體育 滑板界也有跨性別選手!生理男奪走女子比賽冠軍引爭議
美國紐約 The Boardr Open 滑板比賽女子組,由 29 歲男跨女 Ricci Tres 拿下冠軍和 500 美元獎金(約新台幣 1.48 萬元),第 2 名則是 13 歲的女孩 Shiloh Catori。
比賽結果傳出後,在社交媒體上引起許多人批評參賽者之間的生理和年齡差異,其中包括多次被生理男搶走冠軍的女性滑板運動員 Taylor Silverman,她直指生理男性不僅贏走了女性的比賽還拿走獎金。
原文 | 中文報導 |
|
06/28 調查 美國人對性別認同和跨性別議題的複雜看法
根據美國 Pew 研究中心的一項新調查,隨著美國跨性別權利議題和性別認同發展的不斷變化,美國民眾對這些問題持有一系列複雜的看法。
受訪的 10,188 名美國成年人中,約有八成的人認為,社會上多少存在對跨性別者的歧視,大多數人贊成制訂法律來保護跨性別者在工作、住宿和公共場所免受歧視。然而,較少人支持與性別轉換的醫療護理相關的政策;許多人對跨性別議題的變化速度感到不安。
在社會接受跨性別者方面是否已經足夠,得到分岐的答案,表現公眾的矛盾心態,38% 的人認為走得太遠、36% 認為還不足。23% 的人說事情是正確的。年輕人處於變革的前端,民主黨與共和黨對此的觀點差異可達 4 倍以上。當被問及是什麼影響了他們對性別認同的看法時——決定性因素在於,他們是否認為一個人的性別可以與他們出生時被分配的性別不同,且他們的觀點與黨派密切相關。
80% 的人贊成,保護跨性別者在工作、居住、公共場所不受歧視 60% 的人認為,一個人是男人還是女人,由出生性別決定 (38% 反對) 58% 的人贊成,跨性別運動員應該參加出生性別的組別 (17% 反對) 46% 的人贊成,提供 18 歲以下變性醫療服務是非法的 (31% 反對) 41% 的人贊成,跨性別應該使用他們出生性別的公共浴室 (31% 反對) 41% 的人贊成,小學學校教導「性別認同」是非法的 (38%反對) 37% 的人認為,若父母幫助 18 歲以下小孩變性醫療行為,應該被調查 (36% 反對)
原文 | 中文報導 |
|
所有國外動態 醫療 / 體育 / 女性社會保障 / 言論箝制 / 統計數據 / 女性空間 / 語言 / 女同志 / 兒童與青少年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