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蘭 15 年研究結果:性別不安是成長過程的正常現象,多數小孩長大後便不再有類似症狀

根據 2024 年 4 月 3 日報導,一份名為〈性別不滿足在青春期至成年初期的發展〉(“Development of Gender Non-Contentedness During Adolescence and Early Adulthood”) 的荷蘭研究在 2024 年 2 月刊登在《性行為檔案》(Archives of Sexual Behavior) 期刊,其研究人員來自荷蘭格羅寧根大學 (University of Groningen)。該研究以 2,770 個 11 歲兒童為觀察對象,每隔 3 年調查受試者對性別的想法並持續追蹤他們的想法到 20 歲中期。這份研究是目前關於兒童性別議題中持續觀察時間最久的長期研究,研究員也同意有所侷限:追蹤的兒童群體中有一般兒童和正在接受 (與性別無關的) 心理治療的兒童,因此未能完全反映出因性別不安症接受治療的兒童對自身性別的態度。

該研究顯示在初期有 11% 的兒童表達出程度不等的「性別不滿」,但該批受試者到了 25 歲時,當中僅 4% 表達自己「時常」或「有時」對性別感到不滿。總體來說 78% 受試者在過去 15 年對自己的性別持同樣態度,大約 19% 受試者在 15 年間對自身性別更加滿意、2% 則感到更不安。在問卷中,受試者會需要對於自身外觀和自尊評分,結果顯示生理女性較常對於性別感到不滿,其不滿的感受與低落的自我價值感、更常發生的行為問題和更常出現的情感掙扎有正相關。

該研究結論是:「當年研究結果可能有助於青少年理解,他們在這個年紀若對自身身分和性別感到疑惑是相當正常的,也是相對普遍的。」美國保守派智庫「倫理暨公共政策中心」(Ethics and Public Policy Center) 的研究員派翠克·布朗 (Patrick Brown) 認為,此份荷蘭研究證明禁止對未成年人進行變性醫療的政策是非常合理的,他表示:「此份研究讓我們有更多理由去懷疑以激進手段催化孩童與青少年變性醫療的意圖。事實是以小心謹慎、而非趕著進行不可逆的手術或荷爾蒙治療,才是應對處於困惑掙扎階段的青少年的最好方式。」

想要收到網站的最新消息嗎?

訂閱最新消息

贊助網站

支撐網站的基本營運開銷,讓網站走得更長久。

贊助網站

贊助網站

支撐網站的基本營運開銷,讓網站走得更長久。

贊助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