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德國,醫師和青少年患者花了 7 年共同擬定一份治療指引,但直到 2024 年部分醫護人員認為該指引「有爭議」,因為醫界仍缺乏青春期阻斷劑和荷爾蒙能改善性別不安的證據。
該治療指引原先是由德國兒童和青少年心身醫學與心理治療協會 (DGKJP) 所發布,其內部人員對於是否該對性別不安的兒童與青少年進行醫療干預仍有歧見。目前新版的治療指引則改由德國明斯特大學醫院的兒少精神病學專家 Georg Romer 主導,並且與 27 個醫學學會派出的代表以及 2 個跨性別協會一起制定,第一版的草案多達 320 頁。該治療指引被認為是第一個德語版的專業治療建議文件,未來有機會成為國際治療指引並實際用於德國、奧地利、瑞士等以德語為官方語言之一的國家。
然而,該份新治療指引卻有 2 點爭議,一是擁有其他醫療指引通常不會收錄的序言,二是不以研究證據為基礎、反而以德國科學醫學會協會 (AWMF) 人員之間的共識為準。此外,該新版指引也從原先聲稱會申請的 S3 級,於 2024 年年初便降到了 S2k 級。最令人擔憂的是,該新版指引草案中的多處結論都不符合現有研究證據,而序言更直指會將未成年患者的「自我認知」置於「醫療或心理治療的診斷」之上。
另一方面,雖然草案以未成年患者的「自我決定」為中心,卻將「刻意將未成年患者的歸屬感引導到某個方向」視為「不符合醫療倫理的」,也就是說草案也可能同等看重未成年患者的探索性別不安來源的自我意志。
至於醫療專家對未成年變性的看法則大有分歧,贊成者如 Claudia Wiesemann 和 Achim-Wüsthof 認為自決權並非始於 18 歲、性別不安並非是精神疾病;反對者如 Florian Zepf 則認為目前沒有明確的醫學證據能證明青春期阻斷劑或荷爾蒙可以減緩未成年人的性別不安。正反兩方皆有曾任職於 AWMF 的專家。
Zepf 表示,新版指引讓未成年人自行決定要不要變性是「荒謬的」,因為醫療人員的使命是「首先,不造成傷害」,而且此類變性藥物已經被證明不是完全可逆,也無法保證在性別不安方面的療效,那醫療人員便遑論自己是否取得了未成年患者的「知情同意」了,而他們的職責也包含了客觀診斷患者除了性別不安以外的其他心理狀況,並不應該一味肯認患者對自我的看法。
曾任 DGKJP 主席的 Tobias Banaschewski 也認為新版指引「很有問題」,特別是將未成年人與成人混為一談的部分。他指出,未成年人的身體仍在發育,也難以意識到變性將澈底改變自己的身體以及隨之而來的嚴重問題,比如失去性功能甚至不育。他更將未成年變性這種醫療干預中的潛在問題,稱為「當今最大的醫療醜聞之一」,並敦促所有兒童及青少年醫學學會都參與這類未成年變性指引的審查,不要再讓單一的協會撰寫此類指引。
- 德國:戀童癖倡議者當家的「酷兒」團體大力提倡兒童變性
2023 年 11 月 17 日 - 英國醫學會:對於批判未成年變性的《卡斯報告》,將採取中立立場
2024 年 09 月 27 日 - 美國整形外科學會公開表示拒絕支持未成年變性醫療
2024 年 08 月 14 日 - 瑞士:家長因拒絕讓患有其他精神疾病的女兒「變性」,親子遭國家兒福機構強行分離
2024 年 07 月 16 日 - 澳洲民調:逾 8 成新南威爾斯州居民強烈反對倉促通過「LGBTIQA+ 平等」法案
2024 年 06 月 03 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