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洲:新南威爾斯州高中課本內容引發爭議──疑灌輸「性別認同意識形態」

位於澳洲新南威爾斯州梅特蘭市 (Maitland) 的一間私立高中,目前採用的健康課教科書中宣稱生理性別是在個人出生時「被指定」的,學生需要「自我質問」本身與生理性別的關係,而他們與他人互動時應使用恰當的「性別代名詞」來肯認對方的身分認同。至此,書中種種論點引起各方質疑,批評此書是在使用性別認同意識形態洗腦學生。

該教科書宣稱「擁有女陰的人 (vulva) 不代表就是女生,或是就想使用女廁等女性空間」、「擁有陰莖的人不代表就得扮演男人的角色」、「大家普遍認為如果你出生時被指定為男性,你就是一個男孩,長大後會成為一個男人」。但該書接著又說這些有關性別的想法會隨著人們的行為舉止「不斷改變」。在這門健康課課程中,還介紹了「順性別」(cisgender)、「性別酷兒」(genderqueer)、「無性別」(agender)、「性別流動」(gender fluid) 等術語,教導學生在提及某人時應避免「性別錯稱」(misgendering)。

該健康課課本內容曝光後,不少家長向學校表達不滿。性別批判 (gender-critical) 女性主義者也說明這些教材可能會對孩子的生活造成嚴重影響,導向「性別困惑」的結果。

澳洲上議院議員塔妮亞·米爾海魯克 (Tania Milhailuk) 表示,學校已成為「激進社運思想的溫床」。她抨擊道:「這個過度關注性別認同和生理性別的事件,又是學校超出本分的例子,學校不再關注自己的工作,他們培養出的孩子甚至連語言和算數的基礎知識都沒有。我們的教育標準降到歷史新低,我們還被期待要容忍這點。」她也指出:「暗示你可以改變自己的性別而不用面對任何後果,這是錯的,變性會產生可怕的副作用甚至不孕。這些孩子很有可能成年後才漸漸意識到,當時對自己身體的不適應只是自然成長的一部分,因此對變性的決定感到非常懊悔。」

倡議團體「澳洲女性論壇」(Women’s Forum Australia) 的執行長瑞秋.翁 (Rachael Wong) 則擔憂,這些教材「既不科學也不真實」,只是在推動「意識形態」。她認為,即使性別認同意識形態自稱並非強化性別刻板印象,實際上卻是如此,而這樣的意識形態製造了部分兒童的性別不安,尤其是對年輕女孩。她舉例,如果一個權威人物比如老師,將「性別認同」(gender identities) 的概念教給孩子們,那孩子們接下來就會思考『我的性別認同是什麼』,當然這正是跨運人士的意圖。」她也呼籲家長應該對孩子被灌輸這種胡言亂語感到憤怒,因為這一切是可能對孩子的生活產生嚴重影響的。

對此,新南威爾斯州教育標準局 (NSW Education Standards Authority,NESA) (負責監督所有公私立學校課程) 發言人表示,「新南威爾斯州個人發展、健康和體育」課程大綱中並未具體提及「性別流動性」(gender fluidity)──「我們並未認可任何由校外個人或組織開發的教材,學校和教師應該謹慎尋找與選用校外的教材來支持他們的教學計劃。」新南威爾斯州教育部發言人也表示公立學校並未使用該本引起爭議的健康課教科書。

想要收到網站的最新消息嗎?

訂閱最新消息

贊助網站

支撐網站的基本營運開銷,讓網站走得更長久。

贊助網站

贊助網站

支撐網站的基本營運開銷,讓網站走得更長久。

贊助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