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男跨女心理學家曾幫助數百兒少轉換性別,卻注意到了當今飆升出櫃人數背後的不尋常

美國男跨女心理學家 Erica Anderson 曾幫助數百兒少轉換性別,他每天都會收到家長的求助信,當中的內容不外乎是向自己出櫃的跨性別兒女,還有對青春期阻斷劑與不可逆療程的擔憂。儘管 Anderson 本人也是少數專精跨性別兒少領域的心理學家之一,他也加入了公開質疑飆升出櫃人數的行列。

Anderson 開始相信,一些自我認同為跨性別的兒童,是受到同儕和社群媒體的影響,而一些臨床醫生在建議兒童服用荷爾蒙藥與動手術前,更沒有嚴格評估他們的心理健康狀態。

最近,美國有超過 12 個保守州都立法禁止 18 歲以下兒少接受性別肯認療法 (含心理肯認與生理投藥),但同時,跨運人士也積極主張跨性別兒少有能力為自己做決定。Anderson 在此議題上抱持中立態度,他說:「對我們這些能看見所有細微差別的人來說,這是一種錯誤的二元對立:不是全面禁止就是全面開放。兩者都是錯的。」

在 2007 年,美國第一間兒少變性診所開設在麻州。直到今日,麻州已經出現了超過 60 間同性質的診所。在 2017 年,聯邦健康研究者調查了 19 個學區的高中生,發現 1.8% 的人認為自己是跨性別者 – 這個數字是五年前的 2.5 倍。

在 2016 年,Anderson 開始與加州大學舊金山分校貝尼奧夫兒童醫院的兒少變性中心合作,然而,他卻發現跨性別兒少的出櫃人數正在飆升:但青少年通常是在進入青春期後才開始懷疑自己的性別。

在 2020 年,美國有數百萬青少年因為疫情而改為線上教學,Anderson 同時也見了越來越多因為兒女出櫃而感到震驚的家長,在他工作的兒少變性中心,更出現了 373 名新患者 – 但前一年 (2019) 只有 162 名。

Anderson 從這些患者聽來的故事總是大同小異,他們說自己因為線上教學,花了更多時間在社群媒體甚至遊戲上,而線上有些跨性別 KOL 與跨運人士告訴他們,不適應自己身體的人就可能是跨性別者,甚至教他們如何束胸、改名還有說服父母讓他們用荷爾蒙藥。

儘管不少研究顯示,跨性別青少年會比同儕更容易感到憂鬱與焦慮,而性別肯認療法能幫助減輕這些症狀,但是該療法的優點仍未與缺點一同衡量,比如不育、過低的骨密度以及其他潛在的永久性副作用。此外,美國並沒有研究者追蹤青少年接受肯認療法的頻率,更缺乏青少年後悔接受治療的研究數據。大多數的專家同意青少年在得到醫療介入前,應該先接受相關評估,該領域的爭議在於事前評估的嚴格程度為何,以及心理健康專家是否該參與其中。

在 2021 年 12 月,世界跨性別人士健康專業協會提出新的跨性別兒少照護標準:荷爾蒙療法的最低年齡為 14 歲,平胸手術為 15 歲,變性手術為 17 歲——進行任一項療法的前提是患者接受了綜合評估,他們必須「確診為性別不一致」且展現「持續的」性別不一致或不符合長達「數年」之久。

對 Anderson 來說,未經嚴格評估就提供醫療介入給兒少患者,是把自己的職業道德當成賭注。他也說,臨床醫生不該忽略 Keira Bell 這類的脫跨者案例。除了 Anderson,變性手術專家 Marci Bowers 也是擔憂青春期阻斷劑副作用的其中一人。然而,在 Anderson 接受 Abigail Shrier (《無法挽回的傷害:跨性別狂熱誘惑了我們的女兒》一書的作者) 的採訪後,世界跨性別人士健康專業協會的美國分會便禁止會員接受媒體採訪 30 天,Anderson 認為這是意圖使他沉默。

事實上,在過去的幾個月裡,一些歐洲國家如瑞典與法國也開始改變相關方針、態度更轉趨謹慎。然而,Anderson 卻擔心,不管自己多遵從跨性別照護守則,是否都做錯了決定,他有時也思考自己是否該繼續參與跨性別兒少的心理治療。他說:「這一切已經變得太誇張了。之後也只會變得更糟。我並不想參與其中。」

對於那些告訴青少年「別懷疑,你是跨。」的朋友,Anderson 說:「我相信一句格言:『不確定的時候,就好好思考。』會懷疑是件好事。不然你要怎麼發現自己其實是先射箭再畫靶?」

想要收到網站的最新消息嗎?

訂閱最新消息

贊助網站

支撐網站的基本營運開銷,讓網站走得更長久。

贊助網站

贊助網站

支撐網站的基本營運開銷,讓網站走得更長久。

贊助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