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童與青少年
國外目前主流對於跨性別者採取肯認式療法(affirmative approach),主張肯定跨性別兒童(對自身性別感到焦慮的人)的感受,盡早讓他們變性,以免他們傷害自己,甚至自殺。
然而性別不安的成因複雜且不一定會持續到成年,性別重置療程也未必能解決性別不安。
國外採取肯認式療法後,不僅性別不安確診數飆升,且在沒有對未成年謹慎評估的情況下就倉促進行性別重置治療,導致脫跨者(detrans,停止或反轉性別轉換者)也愈來愈多。然而性別重置治療帶來的永久性傷害,已經無法復原。
國外與國內案例
性別認同發展服務 (GIDS) 是英國唯一的專門針對兒童和青少年的性別服務,2017-2018 年,有 2500 名兒童在 GIDS 尋求護理,比前一年增加了 25%,比 12 年前增加了 50 倍。
許多相關臨床單位報告,發現一些性別不安症晚至首次出現在青少年才出現的人,與傳統上通常開始於生命早期的性別不安症有所差異。一份研究將這些人稱為「速發型性別不安(Rapid-onset gender dysphoria,ROGD)」。
荷蘭阿姆斯特丹 VU 大學醫學中心性別不安症專家中心的精神病學家 Annelou de Vries 說,性別不安症轉診數每年翻倍,現在每月有 50 名兒童或每年有 600 名兒童來他們的一個中心尋求照護。其他西歐國家以及美國、加拿大和澳洲也出現類似的增長。
脫跨者開始在網路上組織。2017 年 reddit Detrans/Retrans 版重開,四年中從 100 用戶增加到 21000 人以上。2018 年 4 個脫跨或停跨的年輕女性成立了 Pique Resilience Project,目的是為了使脫跨或停跨的經驗被大眾看見。2019 年底第一個相關非營利組織 Detransition Advocacy Network 成立,並舉辦大會。
Keira Bell 在 16 歲時開始使用青春期阻斷劑。一年後開始使用雄性激素的替代激素療法,並在 20 歲時進行雙側乳房切除。22 歲時 Bell 停止注射雄性激素,2020 年 23 歲時她控告協助她變性的 NHS Tavistock GIDS 機構沒有進行足夠評估並獲勝訴(Tavistock 後續上訴成功,法律程序可能仍在進行中)。
芬蘭在 2020 年頒布很嚴格的兒童接受性別不安治療與使用阻斷劑等藥物的標準指南,內容包含:
- 指南中明確區分了兒童早期性別焦慮和青少年發病性別焦慮。
- 該指南承認身份探索是青春期的自然階段,並限制醫療干預,直到「身份和人格發展看起來穩定」。
- 由於「未成年人性別認同的差異」,將心理治療非侵入性干預作為首要行動方案。
- 只有當確定「作為另一性別的身份具有永久性並導致嚴重的煩躁不安」(即醫學上是必要的)時,才開始荷爾蒙治療。
- 要求在開始青春期阻斷劑或跨性別荷爾蒙干預之前「沒有禁忌症」。
- 不允許對 18 歲以下的兒童進行手術干預。
英國高等法院裁定,禁止 16 歲以下兒童及青少年在未了解變性帶來的永久性傷害及身心風險前進行青春期阻斷劑治療;另一方面,18 歲以下兒童及青少年決定變性後,診治醫生也需要諮詢法院並獲得授權才能進行治療。
一項研究調查 100 名接受過藥物和/或手術性別轉換者脫跨的原因,其中高達 60% 是重新認同自己的出生性別;並有 38% 認為自己的性別不安來自於其他事件,如創傷,虐待或其他心理狀況。受訪者中有大比例 (55.0%) 認為他們在開始轉換之前沒有得到醫生或心理健康專家的充分評估。大多數受訪者 (64.6%) 表示,如果他們當時知道他們現在所知道的,他們就不會選擇性別轉換。
這項研究亦間接證實速發型性別不安 (ROGD) 的存在:接受調查的脫跨者中,有略低於一半 (44.0%) 經歷過 ROGD。若以出生時性別區分,有 55.1% 的出生時女性參與者,報告他們的性別不安始於青春期或更晚。
芬蘭政府開始反對治療性別不安的青春期阻斷劑
芬蘭健康當局 (PALKO/COHERE) 的跨性別兒少指南,已經禁止多數青春期阻斷劑的使用與青少年的性別轉換療程,並規範荷爾蒙療法必須在相關研究的門診部門進行,如芬蘭首都最大的醫療區域 (HUS) …
英國醫學期刊刺胳針 Lancet 於 2021 年 9 月刊登文章,認為目前給兒童和青少年的變性療程還不夠完善,應慎重為之並做更多相關研究。
瑞典國家健保委員會 (NBHW) 發布了針對未成年人性別不安治療的最新建議,態度從肯定認同跨性別身分 (積極投藥) 變成了以謹慎評估為先。
該委員會認為荷爾蒙治療可能存在風險,應嚴格限制未成年人的變性藥物使用。在研究領域之外,青春期阻斷劑與性荷爾蒙應該只給特例 (青春期前已持續至少 5 年以上的性別不安,且一直持續到青春期、有明顯痛苦) 的未成年者使用。
挺跨媒體粉紅新聞 (Pink News) 的創辦人 Benjamin Cohen,曾表示在 Snapchat 宣傳是為了兜售商品給跨性別族群,小從跨運標語馬克杯和手機殼,大至平胸手術。然而, Snapchat 的使用者至少一半都小於 25 歲,顯然該項作法有道德上的疑慮。
美國德州州長 Abbott 於 2 月 22 日頒布一項行政命令,要求調查給未成年做性別轉換治療的父母和醫療機構。根據德州總檢察長與家庭與保護部門 (DFPS) 的意見,對未成年做荷爾蒙治療、施用青春期阻斷劑跟性別重置手術有虐童嫌疑,恐違反德州家庭法第 261 條:父母不得對兒童造成重大的生理傷害。美國最大的兒童醫院「德州兒童醫院」因此在 3 月時停止執行荷爾蒙治療。
法國國立醫學科學院 (Académie nationale de médecine) 最新發表的聲明,〈兒童與青少年在醫療與社會上的性別轉換〉當中警告青春期阻斷劑或荷爾蒙藥,可能對兒少產生潛在的副作用。同時,該聲明也表示:「近年性別不安的診斷標準確實過於寬鬆,有證據顯示越來越多年輕人希望結束性別轉換療程,並回到原本的性別繼續生活。」
美國四名家長為肯認跨性別兒童的政策控告學校
美國麻州勒德洛區的學校允許學生選擇自己的代詞和名字,學校員工不能未經孩子同意就與父母討論孩子的性別認同。有四名該校區的家長發現自己的孩子改了代詞和名字,其中有女孩將自己描述為性別酷兒、要求用男性名字稱 …
在英國民眾怒火之中宣布停演的《家庭性愛秀》
英國製作公司這顆蛋 (ThisEgg) 因遭到群眾抗議,而取消演出以性為主題的兒童戲劇《家庭性愛秀》。該公司曾宣稱適合觀賞的最低年齡為 5 歲,並說明演員們將在現場脫去全身衣物,更不會解釋任何「常見的 …
面臨「巨大政治醜聞」的蘇格蘭民族黨大臣們,被要求解釋兒少變性診所的 1,411% 就診率
蘇格蘭民族黨大臣們被迫解釋兒少變性診所的飆升就診率。個別的數據顯示,在 2013 年只有 37 位兒童就診,但在 2019 年卻有 559 位──讓就診率飆升到了 1,411%。此類兒少變性診所的治 …
具有 16 年兒童諮商經驗的頂尖心理學家:現在她有超過一半的患者都自認為是跨性別
一位具有 16 年兒童諮商經驗的英國心理學家表示,在新冠肺炎封城期之後,自認為是「跨性別」的年輕人越來越多。她說,目前她正替 12 個家庭做心理諮商,並在去年幫助了將近 40 位患者,但現在她有超過一 …
跨性別外科醫師承認跨性別兒童成人後將無法體驗完整性功能
在美國杜克大學舉行的一場座談會上,推行「跨性別肯認療法」的男跨女醫師 Marci Bowers,承認在青春期前進行醫療轉換的兒童,成人後將無法體驗完整性功能。Bowers 說:「根據我的觀察,每個兒 …
美國民調顯示,大多數人認為兒童不應該選擇他們的「偏好代名詞」
美國今年五月底的民調顯示,59% 的美國人認為兒童不該選擇自己的「偏好代名詞」,而該使用與其生理性別相一致的性別代名詞。而六成的美國民調受訪者表示,他們認為偏好代名詞是一種「過度的措施」,會讓兒童更容 …
Transgender Trend 網站的創始人說:替 10 幾歲的少女切掉乳房並不能解決她們的情緒問題
《跨性別潮流》(Transgender Trend) 網站的創始人 Stephanie Davies-Arai 在英女王官方壽辰當天被授予了大英帝國勳章
(BEM),她希望該獎項是公眾輿論變化的標誌。 …
《女性論壇》之澳洲分會:我們不能無視大型製藥公司將在澳洲跨性別產業得到的龐大利益
婦女團體《女性論壇》之澳洲分會回顧了女記者 Jennifer Bilek 所調查的美國跨運,並提到她發布在自己部落格上的大量相關證據,都足以說明跨性別權利運動是由一群藥廠與科技巨頭發起,試圖將否認生物 …
英國跨性別兒童團體「美人魚」受託人遭爆與戀童團體有關後火速請辭
英國跨性別兒童團體「美人魚」 (Mermaids) 的受託人 Jacob Breslow 博士在近日火速辭職,因其被《泰晤士報》爆出曾在 2011
年以博士生身分參加戀童團體「為你行 …
西班牙心理專家反對跨性別自由換證 (self-ID)
在近日送進西班牙眾議院的跨性別自由換證 (self-ID) 法案若通過,人民將不須諮詢性別治療專家即可變更法定性別,12 歲以上即可要求接受性別轉換療程,16 歲以上則不須經過第三方如家長的同意即可申 …
美國變性醫師因為使用抖音影片向青少年推廣變性手術,被投訴至消費者監察機構
一位美國佛州邁阿密市整形外科醫生西德布·加拉格爾 (Sidhbh Gallagher),因為幾乎每天都向自己的 28 萬 TikTok 粉絲推銷變性手術而受到抨擊。一則發給聯邦貿易委員會
(FTC) …
挪威男跨女醫師逕行青春期阻斷劑治療,恐被吊銷執照
挪威一名男跨女的艾斯班‧艾瑟特爾‧派拉利‧貝納斯塔博士,近日收到挪威健康監督理事會(NBHS)通知,正在評估是否撤回他的醫師執照,因為其他醫生多次反應他忽視醫療程序,未將病患轉介到奧斯陸大學醫院的性別 …
路透社:尋求性別照護的美國兒童人數仍在上升的確切數據
路透社與健康科技公司 Komodo Health 合作,以找出尋求性別照護兒少人數的確切數據。他們發現美國在 2021 年約出現 42,000 名性別不安兒少患者,此人數約為 2017 年的三倍。此 …
加拿大父親因拒絕給女兒做性別肯認治療而鋃鐺入獄
加拿大父親 Robert Hoogland 在 2019 年得知,女兒被學校諮商師私下鼓勵「自我認同為男孩」並偷偷開始注射睪固酮,當他上法院尋求中斷該治療時,卻被法官認定為否認小孩跨性別身分認同的「家 …
英國跨性別兒福組織「美人魚」不經家長同意便發放束胸給 14 歲女童
英國跨性別兒福組織「美人魚」(Mermaids) 發放束胸給自稱 14 歲女童的自家網路論壇會員,即使對方在文中強調數次自己被母親禁止使用束胸。該組織發放束胸時會詢問兒童的名字與地址,讓他們能在不被家 …
英國跨性別兒福組織「美人魚」正接受慈善委員會的調查
英國跨性別兒福組織「美人魚」(Mermaids) 陷入「治理與管理不當」的疑雲後,正接受慈善委員會 (The Charity Commission) 的法定調查。此前,慈善委員會曾就法令遵循部分發文 …
加拿大教育局放任跨性別教師穿戴巨大義乳到校上課
加拿大奧克維爾特拉法格高中工藝課教師凱拉‧盧米耶是自我宣稱為女性的生理男性,他可以在課堂上穿戴金色假髮和尺寸大到誇張的義乳,而哈爾頓教育局對此無法可管。一份交給教育局的報告中指出:「分析顯示,制定正式 …
英國頂尖外科醫師表示乳房切除手術個案在十年內增加了十倍,多為青少年與二十出頭的年輕人
《星期日郵報》獨家專訪外科醫師菲利浦.羅賓 (Philip Rubin),他是英國少數的女跨男性別重置手術專家,為公費與自費病患服務。他主要服務於紐菲爾健康高門醫院與紐菲爾健康新堡醫院, …
美國 18 歲脫跨女跨男 Chloe Cole:拜登總統對性別肯認療法的態度是在提倡對兒童做實驗
美國拜登總統最近表態支持「性別肯認」醫療 (亦即醫療人員只能肯定兒童的性別認同),卻遭現年 18 歲的脫跨女跨男 Chloe Cole 質疑是在「提倡對兒童做更多實驗」。來自加州的 Cole 從 12 …
在加拿大麥基爾大學演講鬧場的跨運人士 Celeste Trianon,提供人工陰莖給跨性別兒童
加拿大跨運人士 Celeste Trianon 是蒙特婁大學法學院學生,他與兩個學生團體在臉書上共同籌畫在麥基爾大學的抗議事件,並聲稱該講座「直接導致系統性抹消全世界的跨性別聲音與生活」。他不但是「( …
《模擬市民 4》更新加入對跨性別族群友善的「上身手術疤痕」選項
EA 旗下的經典模擬遊戲《模擬市民 4》於 PC 及家機版本上推出更新,加入一套全新的控制方案以及客製化選項,包含了聽力輔助工具以及塑身內衣等全新要素,其中也展現了對跨性別者的包容性,加入了「上身手術 …
《紐時》:學生改變性別認同,家長卻被蒙在鼓裡
自從 2020 年起,至少出現了 11 件指控未成年變性政策違反親權的官司。《紐約時報》採訪了超過 50 位民眾,包括家長與孩童、支持 LGBTQ 權利的公立學校教職員與律師以及保守派的倡議團體。因家 …
我原以為我在拯救跨性別孩子。 現在我吹響示警的哨音
潔米·里德 (Jamie Reed) 是一位 42 歲的密蘇里州聖路易斯市市民也是一位酷兒女性,她曾為弱勢族群提供諮詢服務,並在華盛頓大學醫學院感染科工作,替 HIV 陽性的青少年服務。2018 年, …
美國公廣:猶他州州長簽署法案,禁止未成年人接受性別肯認治療
猶他州州長史賓賽考克斯 (Spencer Cox) 在 2023 年 1 月 28 日簽署法案,禁止未成年人接受性別肯認治療。猶他州州議會將這條法案列為優先法案,在 2023 年會期開始兩天後就審議通 …
讓性別不安的孩子進行社會轉換,可能會對他們產生傷害
英國教育部預計將在近幾個月發布一份新指引,根據新指引,允許兒童更改他們的姓名和代名詞用來配合他們偏好的性別,可能會使他們的心理健康受到重大影響。
有越來越多的人擔憂老師在家長不知情的情況下,讓孩子在學 …
英國性傾向 / 性別扭轉療法禁令將納入跨性別者
英國英格蘭 (England) 和威爾斯 (Wales) 將禁止任何形式的性傾向 / 性別扭轉治療,該禁令範圍將納入跨性別者。
性傾向扭轉治療涉及試圖阻止或抑制某人成為同性戀,性別扭轉治療則是阻止或抑 …
挪威:與世界跨性別協會有關連的著名跨性別醫師被健康當局吊銷執照
在經過挪威健康當局調查之後,挪威最著名的跨性別社運人士兼性別臨床醫師已經被吊銷醫師執照。
73 歲的貝納斯塔 (Esben Esther Pirelli Benestad) 是一名有跨性別認同的男性, …
芬蘭頂尖性別專家訪談內容,反映美國性別治療狀況嚴重失格
芬蘭頂尖性別專家卡提亞拉 (Riittakerttu Kaltiala) 近期接受芬蘭最大報社《赫爾辛基日報》(Helsingin Sanomat) 採訪,而訪談內容反映出美國性別治療狀況嚴重失格。卡 …
義大利精神醫學會反對使用青春期阻斷劑
2023 年 1 月,義大利精神醫學會 (義文:Società Italiana di Psicanalisi,SPI) 對義大利衛生部發表一封由理事長署名的公開信,表達了對於給確診性別不安症的未成年 …
跨性別州議員提議將「對兒童的性依戀」歸類至「受保護的性取向」
一位跨性別男政治家起草了一份法案,法案內容宣布明尼蘇達州將成為未成年人進行醫療變性過渡行為的「避難州」。還提議修改州法律,將禁止「對兒童的性依戀」歸類為受保護性取向的規定刪除。41 歲的 Leigh …
加拿大:高中男跨女老師穿 Z 杯義乳教課 被爆私下都穿男裝後已遭校方停職
加拿大一名高中男跨女老師凱拉.勒米厄 (Kayla Lemieux) 穿戴誇張的 Z 罩杯義乳上班,在照片被刊登上網後引起話題,許多家長認為這樣的打扮並不專業,不只對學生有害,更是對女性的嘲諷。這起爭 …
《經濟學人》:美國對性別轉換藥物的誤解
截至 2021 年,美國國內診斷患有性別不安症的孩童和青少年數量飆增至超過 42,000 人,較 2017 年人數高出 3 倍。美國進行的性別肯認治療,在諮商後往往導向給患者開立青春期阻斷劑和異性賀爾 …
瑞士:14 歲以下的未成年人接受了變性手術
瑞士官方醫療統計資料顯示:14 歲以下的女孩們切除了健康的乳房,18 歲以下的男孩們切除了陰莖。
自 2018 年以來,瑞士至少有 10 名年齡在 10 至 14 歲間的女孩,在接受所謂的「性別肯認照 …
「我們錯了」:加拿大兒童性別不安治療先驅坦承跨性別醫療產業正在傷害兒童
蘇珊.布萊德利 (Susan Bradley) 是加拿大精神科醫師,她引領世界使用青春期阻斷劑治療性別不安的兒童,並且是《精神疾病診斷與統計手冊》第四版 (DSM-IV) 性別不安小組的主席,她接受本 …
精神科醫師徐志雲對小五學生施用青春期阻斷劑
與伴侶盟合作關係密切的精神科醫師徐志雲 (衛福部金門醫院精神科主治醫師、台大醫院精神醫學部兼任主治醫師、前台灣同志諮詢熱線協會理事長),曾經對小學 5 年級的性別不安者施用青春期阻斷劑。

《兒童與青少年性別不安-文獻回顧》中提及有醫師對小學 5 年級的性別不安者施用青春期阻斷劑
來源:
《兒童與青少年性別不安-文獻回顧》
來源: 《兒童與青少年性別不安-文獻回顧》

比對會議的主講者可知該醫生為徐志雲
來源:
2019 青少年醫學研討會議程
來源: 2019 青少年醫學研討會議程
事實查核中心:教育部鼓勵兒童變性是假消息 可體育署默認游泳總會 12 歲變性規定?
台灣事實查核中心於 2022.11.08 針對「教育部在宣傳 12 歲以前完成變性手術!現在教育部可以這麼明目張膽的宣傳小男孩剪生殖器」加以闢謠,解釋教育部並未鼓勵未成年做變性治療,而是全中運、全大運開放跨性別選手的實施草案中提到,跨性別參賽將按國際游泳總會規定,12 歲前未變性的男孩無法跨組參賽;另,衛福部醫事司表示若非醫療目的,我國不允許未滿 18 歲的人做生殖器整形手術。鑒於上述事由,判定網路傳言為虛,意在攻擊性別平權政策。
但體育署在「跨性別學生運動員參與 112 年全國大專校院運動會試辦實施計畫」中卻表明跨性別參賽的一切規定均遵從國際總會,等同於默認游泳總會的 12 歲前變性之規定,雖沒有積極鼓勵,卻仍有合理化兒童變性的疑慮。
聯合國兒童權利公約結論性意見出爐,談及 LGBTI 兒童及兒童性教育
2022 年聯合國兒童權利公約結論性意見出爐,審查包含兒童的安全、家庭環境、學校環境、網路時代的影響,相關政策以及能否擁有公民權 (聯合國對於我國推動 18 歲公民投票權持正面態度) 等全面性的內容。以下摘要 LGBTI 兒童相關內容、兒童性教育與服儀規定 3 點。
-
在 LGBTI 兒童相關的內容中 (整份報告書中,共提及 LGBTI 此一名詞 5 次),審查委員會希望政府能承諾促進對 LGBTI 族群的平等與不歧視,同時敦促政府讓 LGBTI 兒童能夠獲得所有必要和適當的醫療及其他支持服務,使 LGBTI 兒童的權利能符合兒童權利公約。同時,委員認可政府對於兒童進行相關的人口調查統計,並要求這些統計應按照性別、殘疾的嚴重程度和形式、地點以及兒童是否為原住民進行分類,委員會建議所有政府部門以統一的方式收集和分類數據,並包含關於不同形式的殘疾/損傷及被認定為 LGBTI 的兒童及來自低收入家庭兒童的資料。
-
在兒童的性教育部分,審查委員會注意到許多非政府組織對於性教育內容表達關切,且仍有大量少女懷孕。因此,審查委員會重申 2017 年時的建議,希望政府對當前的性教育課程進行獨立審查,希望確保課程:(1) 符合經濟、社會和文化權利委員會在其關於性健康和生殖健康的第 22 號一般性意見中關於青少年的建議以及 CRC 委員會關於青少年健康和發展 (GC 4) 和青少年權利 (GC 20) 的一般性意見。(2) 適齡且以證據為基礎。(3) 能納入兒童的意見,包含 LGBTI 兒童及殘疾兒童。(4) 需提及互相尊重的關係、同意的概念,以及必須在兒童從事任何性活動前為其賦權並提供保護兒童的相關措施的訊息。(5) 提供有關懷孕兒童可獲得的支援等相關訊息。(6) 考慮父母/監護人的意見,並讓父母/監護人了解兒童性教育及生殖健康權的含義及重要性。
-
在學校的服儀規定上,審查委員會希望政府能夠確保學校的服儀規定是非歧視性的。
台灣同志熱線澄清關於「青春阻斷劑」的負面效果?
臺灣同志諮詢熱線協會日前於臉書為「青春阻斷劑 (puberty blockers)」辯護,稱要澄清其藥物對兒少傷害的負面評論。文內引用世界跨性別健康專業協會 (WPATH) 2022 手冊建議,主張應提供跨性別兒童在開始出現青春期性徵變化階段提供藥物。並稱其藥物能將「青春期延後 / 抑制 (pubertal hormone suppression)」,可以為兒少爭取更多時間思考性別認同、或避免青春期不可逆的生理發育造成當事人一生的身體形象困擾,是對跨性別認同兒童的重要治療方式。
文中主張應需要跨領域專業醫療人員嚴謹評估下,在當事人監護人知情同意下使用,並期許衛福部制定相關規範。並同時譴責反跨性別團體阻止健康專業人員提供青春期延後治療,是對跨性別兒少醫療權益的重大剝奪。
但路透社及紐時報導文章指出,即使過去 15 年間美國青少年性別不安的人數暴增數倍,青春期阻斷劑和賀爾蒙藥物對兒童身體影響的報告卻寥寥可數,且這些藥物都未經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 (FDA) 許可。在缺乏長期評估的情況下,來自診所的催促讓家長備感壓力,孩童被趕鴨子上架般接受藥物治療,然而這一系列的過程並沒有考量到青少年性別不安可能來自於其他精神疾病。近年來芬蘭、瑞典等政府因逐漸浮出水面的脫跨者問題,意識到藥物治療對青少年性別不安的助益不但有限,還可能引發其他身心問題,開始限縮藥物的使用。
女性情慾活動沒限制性別?屢遭投訴活動恐有戀童嫌疑 熱線:迫害青少年的情慾探索
台灣同志諮詢熱線於 2023 年 3 月 8 日發表預計在當月 19 日舉辦的活動「【芭樂小雞塊】青少年同志聚會 | 女性身體情慾 - 看見不一樣的彼此」,活動主要參與者年齡為 12 至 20 歲。不過參與者身份限制僅為 LGBT 認同者,這場聚焦於女性情慾的活動並未限制性別,也就是男性也可參加,這引起部分關注性別議題網友的憂慮。
經歷過「同志六色旗的紅色,代表是性權解放」事件的網友,看到這次活動主打青少年情慾,且在談論女性性慾時不限制性別、報名表單中未透露活動地點,也沒有家長同意書,令不少人擔憂此活動可能將青少女參與者暴露在風險中。熱線同系列活動就曾因提供給孩童不適齡性議題,屢遭民眾檢舉,但是熱線堅持立場表示社會局要求他們徵求家長同意,或允許家長陪同出席,是在迫害青少年同志。
身為活動主辦單位的性權小組,創立理念始於抗議警察對同志釣魚執法,主打關注同志性權,也出版了彙集 12 位成員「描述自身幼年及少年時期的情慾」的《12P 情慾相談室》。他們反對兒少保護法將青少年塑造成純真形象、加以保護的問題,提倡兒童與青少年要有情慾探索的管道,尤其是青少年同志,更是受到相關法規的桎梏,喪失探索親密關係的機會。
得知該小組創立理念,以及六色旗意涵的網友忍不住撻伐,說同志如果不打青少年的主意,還會被釣魚執法嗎?不要碰未成年很難?也有人說 LGBT+ 的加號中也包含了戀童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