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國外,一些國家開始用「性別認同」取代「生理性別」來統計性別數據,已經開始出現數據失真的現象。最明顯的例子出現在犯罪統計。男性性犯罪者的數據被納入到女性類別底下,而媒體報導以性別認同指稱當事人,影響民眾辨識犯罪者的性別。
在台灣,2021 年司法院通過《刑事訴訟法》草案,取消判決書上的當事人性別,為了「尊重個人的性別認同」。因判決書為公眾可獲取具公正性資訊,通過後相關研究學者將無法從中得知有關性別的資訊。
在國外,一些國家開始用「性別認同」取代「生理性別」來統計性別數據,已經開始出現數據失真的現象。最明顯的例子出現在犯罪統計。男性性犯罪者的數據被納入到女性類別底下,而媒體報導以性別認同指稱當事人,影響民眾辨識犯罪者的性別。
在台灣,2021 年司法院通過《刑事訴訟法》草案,取消判決書上的當事人性別,為了「尊重個人的性別認同」。因判決書為公眾可獲取具公正性資訊,通過後相關研究學者將無法從中得知有關性別的資訊。
英國法務部 2017 年的監獄調查中,有 27 名犯下強暴 (rape) 的跨性別囚犯,由於英國的 rape 特指陰莖插入的性犯罪,故可確定這 27 人為男跨女犯下的性侵案。
蘇格蘭國會網站上提及,2012 至 2018 年有 436 名以陰莖插入的強暴 (rape) 罪刑起訴的人被登記為女性。
Rape 在以前只有女性作為共犯時才會被起訴,現在男跨女用陰莖性侵的強暴案件,也被列入女性的統計數據中,變成由女性所犯的強暴罪。
根據英國法務部調查,2020 年 129 個(出生性別為男人的)跨性別當中有 76 個至少有一次性犯罪定罪 (這 129 人並不包含已經取得性別承認證書 (Gender Recognition Certificate) 的人),性犯罪比例為 58.9%,遠高於男性性犯罪的比例 16.8%。
一名涉嫌兒童性虐待者 Ruby Eby 據稱於 2021 年 5 月公園性侵了一名六歲男孩,遭警方逮捕。加拿大的新聞媒體報導時稱嫌疑人為"女性"並使用女性代詞。然而 Eby 的照片一看就是生理男性,媒體向多倫多警方確認 Eby 的生理性別,卻被警方拒絕並說這些資訊是「無關緊要的」。
2021 年十月底的時候,英國內政部長 Priti Patel 下令要求警方在逮捕男跨女強暴犯的時候依照原生性別登記,以確保犯罪數據更精確。
英國媒體報導一名「女人」被指控暴露其陰莖並當眾用性玩具自慰。
英國媒體報導一名「女人」因為在吸了古柯鹼之後對一條狗性交而入獄。在此前她曾因持有兒童不雅照而兩次被定罪。
僅有保守派媒體報導時指出其為跨性別。
聯合國婦女署 (UN Women) 在推特發表跨性別女性遭受暴力的機率是順性別者的 4 倍,引發眾怒。女性之聲 (Women’s Voices) 質疑該數據沒有把全球估計約 1 億的被殺女嬰和受暴女性放入統計。
法國一家「女性主義」NGO 宣布停止發布針對女性謀殺的數據,因為該機構認為這數據被仇跨利用。數據顯示在 2022 年的頭 24 個小時就有三名女性被伴侶殺害;而六年來沒有任何一名跨性別被伴侶殺害。
這團體繼續表達它將會停止報導針對女性謀殺的數據,直到他們找到一個更包容的資訊來源,並且肯認自我認同為跨性別的男性也是針對女性謀殺的受害者為止。
蘇格蘭人口普查可以以自我認同的性別回答問題
蘇格蘭國家紀錄 (NRS) 在 2020 年八月發布了關於人口普查的指南,告訴人們他們可以以自我認同的方式來回答 2022 年人口普查中的性別問題。「如果你是跨性別者,你給出的答案可能與出生證明上的不 …
《性別承認法》改革:科學家表示,蘇格蘭議院議員只聽單方說法
在英國倫敦大學主持社會研究計畫的女教授 Alice Sullivan,表示某個蘇格蘭議會委員會不願意擴大有關新法案的討論,也不願意聆聽任何批判性的意見,儘管不少民眾都相當關心讓 16 歲青少年能在幾個 …
跨性別罪犯在應徵工作時可利用「程序漏洞」來隱藏前科
《每日電訊報》發現自我宣稱 (self-ID) 男跨女(或女跨男)在應徵需要出示良民證的工作如醫院、幼稚園還有學校時,所繳交的證明可能不會列出其舊名和生理性別,雇主也無從得知應徵者先前使用的身分是否留 …
加拿大矯正署研究:有性犯罪史的性別多元犯罪行為人8成以上為男跨女
研究重點:有性犯罪史的性別多元罪犯行為人是性別多元化罪犯的獨子群體。
研究理由
眼前這項研究是為了提供加拿大聯邦性別多元之犯罪行為人的概況。這項研究的一個子部是檢驗有性犯罪史的性別多元犯罪行為人的具體 …
英國「女戀童犯」暴增!因為警方用犯人的自我宣稱性別做犯罪紀錄
性別認同制度讓英國的「女性戀童犯」人數暴增。根據 BBC 報導,在 2015 年到 2019 年間的英國,由女性犯下的兒童性侵案件數量暴增了 84%。
然而,從這趨勢中顯現的女性戀童犯暴增的可性度必須 …
阿根廷:一樁女性凶殺案不再被視為「女性殺害」(femicide) 重罪 只因兇手的性別認同是男跨女
阿根廷的一樁女性凶殺案不再被視為「女性殺害」(femicide) 重罪,只因兇手的性別認同不是男人而是男跨女。在 2021 年 11 月 10 日鄰近阿根廷首都的巴爾瓦拉內 (Balvanera) …
維基百科編輯將芬蘭男跨女殺人魔列為「女性連環殺手」,引發軒然大波
自今年 4 月 5 日起,連續殺害多名女性的芬蘭男跨女連環殺手 Michael Maria Penttilä ,在維基百科上被歸類為「女性連環殺手」而非「跨性別連環殺手」,因而在網路上點燃眾多女性的怒 …
為避免「性別錯稱」,美國威州密爾瓦基市警察將不再公開受害者的性別與種族
在出現「性別錯稱」跨性別受害者的前例後,美國威斯康辛州密爾瓦基市警局於2023年9月宣布不再於新聞稿中註明犯罪事件受害者的性別或種族。警局總幹事海瑟‧霍夫(Heather Hough)表示,在警方 …
英國國家統計局「過度高估」國內跨性別人口數量
在2023 年 9 月,根據英國統計規則辦公室 (Office for Statistics Regulation,OSR) 對英國國家統計局 (Office for National …
2021 年 12 月 14 日,司法院通過《刑事訴訟法》及《刑事訴訟法施行法》修正草案,擬刪除裁判書、起訴書及自訴狀關於性別及住、居所之記載,以簡化記載,尊重性別認同,避免住居所資料遭到不當利用。
伴侶盟認為生理性別是個人非常私密、國家不能蒐集的資訊。
伴侶盟認為生理性別是個人非常私密、國家不能蒐集的資訊。
來源:
2021/10/16 免術換證說明會
台灣同志團體發布政策白皮書
彩虹平權大平台、同志家庭權益促進會、台灣同志諮詢熱線協會、台灣性別平等教育協會 4 個團體於 6 月 29 日發布《同志政策白皮書》(以下簡稱白皮書),呼籲各政黨及總統參選人在政見中納入其意見。
白皮 …
政策的制定與學術研究仰賴具有公信力的來源。
把「性別認同為女子的男性」列入女性的統計數據,將會造成性別相關統計失真(例如統計數據表面上看起來更加「男女平等」),反而會讓真正弱勢的女性遭到排擠,更難為自己的權益發聲。性別相關統計數據包含:
此外,隱藏性別資訊也會影響學術研究。司法院通過《刑事訴訟法》草案,取消判決書上的當事人性別,以「尊重個人的性別認同」。然而判決書對於做司法研究的人是很重要的參考資料(例如性侵害案件無罪原因分析之研究–以強制性交案件為中心),當判決書上缺乏性別的訊息,那麼在「性別」方面的研究就會缺失。
市調、數據統計行業及須依生理性別開發產品之行業 (如洗髮精、沐浴乳、私密處清潔產品等),可能會因為取樣的關係而導致數據或產品研發方向無法更貼近事實。例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