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用非人化、侮辱的語言稱呼女性
為了照顧有各種性別認同的人的感受,國外的醫院、社論、醫學期刊或致力於性別友善的單位,開始使用「分娩人」、「有經期的人」、「有陰道的身體」、「生育人」等詞,把大多數女人有的生理功能拆解用器官或功能代稱,大規模避用「女人」一詞。
奇怪的是,幾乎沒有性別友善單位改用「前列腺擁有者」、「射精人」或「有睾丸的身體」來代稱男性 1。儘管這些單位宣稱自己是為了包容不同性別認同的生理女性,但實際上有女跨男認為這是在刻意羞辱他們。
2. 阻礙女性議題討論
承上,為了照顧各種性別以及性別認同的人的感受,「女人」的定義被篡改成「凡自我認同為女性的人」,這使得女人在討論女人的權利、女人的統計數據、女人的社會處境、女人的政治表達時缺乏精確定義的語言。
若使用「母親」、「孕婦」、「母乳餵養」等用語,或表達只有女性會有月經、只有女性會懷孕,會被指責說不尊重跨性別者。當女性要談論家庭暴力、月經貧窮、懷孕、墮胎、哺乳、性別薪酬差距、性騷擾及性侵害等問題時,會被糾正用詞要更加「包容」,必須將問題視為「所有性別」都會遇到的問題。
3. 阻礙衛教溝通
使用語言的重點是順利交流溝通,堅持使用不熟悉或聽起來陌生的術語,將使討論與倡議失去成效。尤其衛教的時候用詞必須清楚、簡單易懂,才能有效向目標族群宣傳。若使用「有經期的人」、「有子宮頸的人」等去性別化的語言溝通,例如:「有子宮頸的人都應該做子宮頸抹片檢查」,會使簡單的健康資訊複雜化,將不利弱勢女性理解。
引用自〈 好好的「woman」不用,歐美國家為何以「有陰道的身體」、「分娩人」稱呼女性? 〉,風傳媒 ↩︎